首页 > 教育资讯 > 正文

南京大学强基计划名单(强基计划大学名单)

2024-10-10 23:19:24 | 魔幻网

办学层次:本科院校类型:综合院校性质:公办
标识代码:4132010284隶属于:教育部
今天魔幻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南京大学强基计划名单(强基计划大学名单),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一览:

南京大学强基计划名单(强基计划大学名单)

南京大学强基计划名单

南京大学强基计划名单 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物理、化学生物科学、中国语言文学、历史与哲学

南京大学2022年强基计划的入围分数线并不是统一的,会因考生所在省份及报考专业而有所不同。根据安徽省2022年南京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公布情况

以下是一些参考信息:

1.对于文科和理科均为680分(文化课成绩),A类专业680分以上,B类专业675分以上就可以走到第二轮强基计划的考核。

2.安徽省内的考生报考南京大学的强基计划,其文理科混合计分线分别为680、670分(文化课成绩)。换句话说,考生如果文化课成绩达到以上分数线就有可能进入第一轮筛选,然后再进行第二轮的考核。

需要注意的是,分数线只作为参考,具体情况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例如报考热门专业的竞争情况等等。所以,想要成功入选南京大学2022年强基计划,不仅要保持高水平学习成绩,还需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制定实际合理的备考计划和策略。

南京大学的前身是1902年筹建的三江师范学堂。期间迭经变革,先后更名为两江师范学堂(1906)、南京高等师范学校(1914)、国立东南大学(1921)、第四中山大学(1927)、江苏大学(1927)和国立中央大学(1928),1949年定名为南京大学。

南京大学强基计划名单(强基计划大学名单)

强基计划大学名单

序号 ? ?学校名称 ? ?省市

1 ? ?北京大学 ? ?北京

2 ? ?中国人民大学 ? ?北京

3 ? ?清华大学 ? ?北京

4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北京 魔幻网

5 ? ?北京理工大学 ? ?北京

6 ? ?中国农业大学 ? ?北京

7 ? ?北京师范大学 ? ?北京

8 ? ?中央民族大学 ? ?北京

9 ? ?南开大学 ? ?天津

10 ? ?天津大学 ? ?天津

11 ? ?大连理工大学 ? ?辽宁

12 ? ?吉林大学 ? ?吉林

13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黑龙江

14 ? ?复旦大学 ? ?上海

15 ? ?同济大学 ? ?上海

16 ? ?上海交通大学 ? ?上海

17 ? ?华东师范大学 ? ?上海

18 ? ?南京大学 ? ?江苏

19 ? ?东南大学 ? ?江苏

20 ? ?浙江大学 ? ?浙江

21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安徽

22 ? ?厦门大学 ? ?福建

23 ? ?山东大学 ? ?山东

24 ? ?中国海洋大学 ? ?山东

25 ? ?武汉大学 ? ?湖北

26 ? ?华中科技大学 ? ?湖北

27 ? ?中南大学 ? ?湖南

28 ? ?中山大学 ? ?广东

29 ? ?华南理工大学 ? ?广东

30 ? ?四川大学 ? ?四川

31 ? ?重庆大学 ? ?重庆

32 ? ?电子科技大学 ? ?四川

33 ? ?西安交通大学 ? ?陕西

34 ? ?西北工业大学 ? ?陕西

35 ? ?兰州大学 ? ?甘肃

36 ? ?国防科技大学 ? ?湖南

37 ? ?东北大学 ? ?辽宁

38 ? ?湖南大学 ? ?湖南

39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陕西

南京大学强基计划名单(强基计划大学名单)

强基计划大学名单及专业

魔幻网(http://www.gongzufudinzuc.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强基计划大学名单及专业的相关内容。

强基计划大学名单及专业如下:

1.北京大学:数学类、物理学类、力学类、化学类、生物科学类、历史学类、考古学、中国语言文学类、哲学类、基础医学

2.中国人民大学:汉语言文学、历史学、哲学。

3.清华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化学、生物科学、信息与计算科学、数理基础科学化学生物学理论与应用力学、中国语言文学类、历史学类、哲学类。

4.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技术科学、化学、应用物理学工程力学

5.北京理工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化学、应用物理学、工程力学。

拓展资料:

强基计划突出基础学科的支撑引领作用,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相关专业招生。强基计划将积极探索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高校通过强基计划录取的学生培养上,单独制定培养方案。

强基计划是教育部在取消自主招生后,在部分高校开展的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也称强基计划),强基计划主要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

以上就是魔幻网整理的南京大学强基计划名单(强基计划大学名单)相关内容,想要了解更多信息,敬请查阅魔幻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魔幻网:www.gongzufudinzuc.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标签: 强基计划
与“南京大学强基计划名单(强基计划大学名单)”相关推荐
强基计划大学名单及专业 南京大学强基计划名单
强基计划大学名单及专业 南京大学强基计划名单

强基计划大学名单及专业强基计划大学名单及专业如下:1.北京大学:数学类、物理学类、力学类、化学类、生物科学类、历史学类、考古学、中国语言文学类、哲学类、基础医学。2.中国人民大学:汉语言文学、历史学、哲学。3.清华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化学、生物科学、信息与计算科学、数理基础科学、化学生物学、理论与应用力学、中国语言文学类、历史学类、哲学类。4.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4-03-19 15:52:13
强基计划学校名单及专业 南京大学强基计划名单
强基计划学校名单及专业 南京大学强基计划名单

强基计划学校名单及专业强基计划学校名单及专业如下:北京大学招生专业:数学类、物理学类、化学类、力学类、生物科学类、历史学类、考古学、哲学类、中国语言文学类(古文字学方向)、基础医学(八年制)北京大学将开展“博雅学堂”试点工作,充分发挥北大的学科优势和人才培养优势,推行最前沿的管理理念和更优化的培养模式,对综合素质全面或基础学科拔尖的青年学生实施全过程培养。博雅学堂

2024-03-20 13:40:06
南京大学强基计划专业排名 南京大学强基计划名单
南京大学强基计划专业排名 南京大学强基计划名单

南京大学第五轮学科评估排名南京大学第五轮学科评估排名南京大学第6。南京大学,位于江苏省会南京,一直都是我国的重点大学,承接着来自国立中央大学的底蕴。其实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南京大学的表现就已经十分出色,比较遗憾的是A+学科仅有3个,还都是广受诟病的“小一级学科”。第五轮学科评估,南京大学一举斩获12个A+学科,实现了从3个到12个的成功“逆袭”。其实第四轮评估,南京大学共获

2024-04-15 08:46:42
强基计划大学名单(强基计划入围名单)
强基计划大学名单(强基计划入围名单)

强基计划大学名单序号  学校名称  省市1  北京大学  北京2  中国人民大学  北京3  清华大学  北京4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5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6  中国农业大学  北京7  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8  中央民族大学  北京9  南开大学  天津10  天津大学  天津11  大连理工大学  辽宁1

2024-04-05 03:24:28
强基计划入围名单(强基计划大学名单)
强基计划入围名单(强基计划大学名单)

2022年强基计划入围名单2022年强基计划入围名单为: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吉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

2024-04-26 00:50:44
强基计划入围名单 强基计划大学名单
强基计划入围名单 强基计划大学名单

2022年强基计划入围名单2022年强基计划入围名单为: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吉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

2024-05-28 13:59:13
南京大学强基计划优势专业排名 南京大学强基计划名单
南京大学强基计划优势专业排名 南京大学强基计划名单

南京大学专业排名根据教育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南京大学被评为A+的学科为:天文学、地质学、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南京大学被评为A的学科为:哲学、社会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中国史、物理学、生物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工商管理;南京大学被评为A-的学科为:理论经济学、法学、数学、化学、地理学、生态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南京大学被评为B+的学科为:应用经济

2024-04-19 20:37:38
强基计划江苏招生人数 南京大学强基计划名单
强基计划江苏招生人数 南京大学强基计划名单

2023强基计划报名人数据网络统计,今年39所强基高校总报名人次约88万人次。一、强基计划是什么2020年1月14日,教育部发布《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意见”明确提出:“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加强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我部决定自2020年起,在部分高校开展

2024-04-04 18:5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