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08 03:50:22 | 魔幻网
1、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智能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国内在人工智能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镇。除了严整的教学培养体系之外,本科同学有浓厚的科研氛围,从大一下学期开始就有学有余力的同学开始进入实验室或相关科研机构(如MSRA),跟随导师从事科研工作。取得的成绩也是不容小觑,每年都有十余位本科同学在国际顶级会议和期刊上发表论文。
2、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由北京大学数学系、计算机系、电子学系等10个系(所)于1985年成立,主要从事机器感知、智能机器人、智能信息处理和机器学习等交叉学科的研究和教学。专业涉及机器人技术,以新一代网络计算为基础的智能系统,微机电系统(MEMS),与国民经济、工业生产及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智能技术与系统,新一代的人-机系统技术等。
3、浙江大学
浙江大学在人工智能方面有着肥沃的土壤,其计算机学院下设的人工智能研究所是中国设立最早的人工智能研究机构之一。早在上世纪80年代,浙江大学就建立了人工智能研究所,首任所长就是国内著名的计算机科学家、被人尊称为“中国人工智能研究开拓者”的何志均。从1981年至今,浙大人工智能研究所见证和参与了人工智能的一系列变化。到现在,人工智能进入大数据阶段,浙大在计算机视觉领域已经建立了相当大的优势。
4、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在人工智能领域已有数年的积累,计算机系俞凯教授团队的智能语音技术取得了多个国际评测冠军,达到了国际一流水平。团队在产业化上也实现了很大的突破,他所创立的苏州思必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已经被苏州市确认为人工智能领军企业,作为苏州工业园区内的标杆,将在3-5年达到百亿市值,并作为千亿市值企业后备军。同时,交大在智能媒体、图像分析、脑机交互、机器人、人工智能芯片等领域还有一批一流团队及成果,具备良好的发展前景。
5、南京大学
南京大学的计算机科学研究起步于1958年,建立了计算技术、计算数学、数理逻辑等专业开始培养计算机相关领域专门人才,1978年在上述三个专业基础上成立了计算机科学系,1993年更名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70年代分别主持了国产DJS-210中型计算机和XT-1操作系统等软件系统的研制;80年代研发了国内第一个分布式系统ZCZ,培养出中国大陆第一位计算机软件博士。建系以来,南京大学的计算机学科建设进入快速发展期,在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一直位居国内先进行列。
6、复旦大学
复旦大学图像与智能实验室主要研究领域包括人工智能,图像处理,计算机视觉,信息安全等基于生物视觉的感知和认知结合的学习模型及其在脑型机器人上的应用,应用领域包括工业视觉、智能机器人、智能安防、生物医学影像识别。该校研发的视觉系统已经应用于国内外多家著名企业和创业公司,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7、哈尔滨工业大学
哈工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是国家重点一级学科,并进入ESI全球前1%的研究机构行列。计算机类专业隶属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教师队伍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方滨兴、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国良、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
Daniel P.
Siewiorek领衔,包括了中组部“千人计划”入选者潘正祥、贾小华等国家和深圳市认定的高层次人才,承担并完成了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项目、国家863项目等各类课题100余项,拥有国家发明专利、软件著作权等100余项。
2023年肥西普高分数线是518分。
扩展知识:
肥西高中有肥西中学、肥西二中、肥西三中、宏图中学、肥光中学、长江中学、小庙中学、官亭中学、高刘中学、三河中学等。
肥西中学:
肥西中学创办于1957年,2001年成为合肥市示范高中,2003年被评为安徽省示范高中,2021年加入合肥八中教育集团。
校园占地面积约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8万余平方米,校内划分为教学区、运动区、风景区、生活区和经济区五大功能区域。
学校现有60个教学班,在校学生3000多人。自从办学以来,多名优秀毕业生被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中科大、南大、哈工大、武大、西安交大、东南大学、华南理工、西北工业大学、电子科大等985高校录取。
肥西中学荟萃了肥西县教坛精英和一流教育资源,教育科研、教育信息化建设走在合肥市前列;
“安徽省特级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安徽省模范教师”、“省市县骨干教师”、“省市县教坛新星”、“市县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市县学科带头人”、“市县道德模范”等各类优秀教师60多人;
学校申报的国家、省、市级教育科研课题10多项,发表和获奖的各类教育教学专业研究论文1300余篇。学校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走文化立校、内涵发展的精品教育之路,教学质量、办学品位不断提高。
先后获得“全国中小学科研兴校示范基地”、“安徽省第六七八九届文明单位”、“安徽省绿色学校”、“合肥市教育科研基地”、“合肥市办学水平优秀等级学校”等各级各类荣誉;
称号几十项(次),连年获得合肥市高中教育教学质量综合评价一等奖。
魔幻网(http://www.gongzufudinzuc.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文科好的大学有哪些?大概分数要求多少?提前批的师范呢?的相关内容。
中国最具爆发力的十所大学 1、哈尔滨工程大学——随着国家对“三海一核”事业(海军装备+船舶工业+海洋开发和核能应用)的巨额国家投入(国家对哈工程十五和十一五国家共投入50亿)逐年落实,特别是海军国防与海洋国土开发力度的加大和中国舰船产业国际地位迅速崛起,国家对海军唯一依托哈工程的海军国防科技和国内一枝独秀的海洋高新技术的战略需求比任何时候都要大都要持久。拥有前身哈军工约一半师资力量的哈工程,必将四海名扬,实力和知名度会急剧攀升。最近标志性国家成就恐怕就是蜚声国内外的核动力攻击型潜艇与核动力战略导弹核潜艇(093/094),和即将到来的中国第一艘核动力航空母舰的设计制造。其爆发实力指数实在当之无愧居中国最具有爆发力十所大学之首。2022本科开设人工智能专业大学有哪些2022开设人工智能专业的大学有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南京大学之后、哈尔滨工业大学、清华大学、北京交通大学等。2022人工智能专业院校名单人工智能专业院校介绍安徽三联学院安徽三联学院是国家教育部批准建立的民办普通本科高校,占地面积780余亩,开设本科专业44个,高职专业8个,安徽三联学院人工智能专业(智能科学
2021年该不该报考强基?强基计划是2020年出台的一项重要的人才选拔培养改革,意在招收能满足国家战略需要、有创新潜力的基础学科人才,结合官方政策和实际招生情况,从专业范围、入围门槛、录取规则、招生人数等几个方面,对2021年强基计划进行预测,供参考。预测一:招生专业范围将扩大今年的强基计划中,绝大多数高校都只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相关专业招生。基础学
一、开设人工智能专业的985类大学有哪些开设人工智能专业的985类大学有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武汉大学、湖南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重庆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中南大学、山东大学(威海)、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等。二、人工智能专业简介人工智能(ArtificialIntelligence)
一、开设人工智能专业的211类大学有哪些开设人工智能专业的211类大学有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厦门大学、湖南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重庆大学、兰州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山东大学(威海)、北京交通大学、河北工业大学、苏州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上海大学、长安大学等。二、人工智能专业简介人工智能(ArtificialIntelligence),
一、开设人工智能专业的综合类大学有哪些开设人工智能专业的综合类大学有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厦门大学、武汉大学、四川大学、郑州大学、暨南大学、上海大学、聊城大学、湖北大学、枣庄学院、湖北科技学院、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南华大学、济南大学、湖南城市学院、红河学院、南通大学、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燕京理工学院等。二、人工智能专业简介人工智能(ArtificialIntelligence),英文缩写为A
一、开设人工智能专业的理科类大学有哪些开设人工智能专业的理科类大学有哈尔滨工业大学、河海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长安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天津科技大学、天津理工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安徽理工大学、西南石油大学、成都理工大学、重庆交通大学、西安工程大学、南京工程学院、山东理工大学、成都工业学院、黑龙江工业学院、烟台南山学院、沈阳工学院、上海电机学院等。二、人工智能专业简介人工智能(Artif
中国人工智能大学排名中国人工智能大学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高等院校,由于其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教学和研究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学生和研究人员前来学习和研究。以下是中国人工智能大学排名的相关信息。1.北京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北京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是中国人工智能领域的领军学院之一,成立于2017年,目前已发展成为一个集人工智能研究、教育、产业化和智能应用为一体的综合性研究机构。该学院的
中国人工智能大学排名中国人工智能大学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高等院校,由于其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教学和研究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学生和研究人员前来学习和研究。以下是中国人工智能大学排名的相关信息。1.北京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北京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是中国人工智能领域的领军学院之一,成立于2017年,目前已发展成为一个集人工智能研究、教育、产业化和智能应用为一体的综合性研究机构。该学院的
2024-03-14 03:48:45
2024-04-06 14:22:08
2024-03-11 16:01:08
2023-10-24 06:33:05
2024-03-10 18:04:02
2024-03-17 23:5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