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12 13:17:01 | 魔幻网
从去年开始,本市开始启动高考改革新方案,取消文理分科。从2017年秋季入学的高一新生开始,取消文理分科。在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政治六科中,自主选择三个科目作为高考的选考科目,成为此次高考改革最为引人注目的内容之一。没有了文理科划分的“规定动作”,选考科目将与专业志愿选择紧密相连,因此学生要对自己的生涯规划进行认真思考。而如何安排好学生对六个学科不同层次的需求,调整好教学与师资安排,也是对学校教学管理的一个考验。
现场 老师一对一咨询服务
上周,第二南开学校面向高一学生举办了一对一生涯选科现场咨询活动。在咨询会现场,该校经过系统专业培训的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政治六个学科的12位老师“坐镇”,共有160多名高一学生通过信息平台预约咨询,保证每名学生都有充分的时间跟老师进行面对面的交流。通过一对一的沟通交流,老师们耐心地回答学生们在选择高考科目、报考专业方向等方面的问题。
“老师,我对地理很感兴趣,但是又担心将来报考大学的专业受局限,现在有些为难。”一名高一学生拿着自己的T分数报告单,说出自己的担心。而坐在对面的咨询老师并没有立即回答这名学生的问题,而是微笑着接过学生的成绩单,同时拿出一道地理题让学生作答。
几分钟后,老师对学生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你的地理基础还是不错的,可以把地理作为选考的科目,但是还要在读图和拓宽知识面上下功夫,如果确定了地理为选考科目,可以利用寒假的时间多看看地理方面的书籍和纪录片,对成绩的提高很有帮助。另外,我觉得选考地理的话,可以报考的大学专业也不少,像海洋工程、水文水利、测绘工程、建筑工程、建筑桥梁等很多专业都是跟地理学科密切相关的。除了专业报考上的考虑,你还要好好想想自己今后的职业志向是什么。”
“同学,选考科目一共有三个,除了地理学科,你还有哪两科是喜欢和擅长的,也可以从另外的角度来考虑自己的专业方向。”
现场咨询会上,老师们细致地帮学生分析、解惑。该校教务主任范庆双表示,对学生进行选科指导,学校从多个方面做好了准备。比如学生手里的T分数报告单,是基于学生六个选考科目的两次月考、期中和期末考试四次成绩,进行了分析转化,学生可以根据这个报告单了解自己单科的学习状况;老师根据这份报告单对学生进行客观的评价和分析指导。另外,学校还对每名学生进行了脑AT测试,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潜力、兴趣爱好和职业倾向等。在现场对学生进行咨询的老师都经过了严格的三轮培训,从T分数报告单分析、职业生涯的分析到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参与咨询的老师们都做好了周密的准备。而且为了保证作为数据依据的试卷更具说服力,学校对老师出试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张试卷不仅仅停留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更要求老师熟悉本学科的核心素养,吃透教学大纲要求的知识点,还要均衡难度系数,注重对学生学习力的考查。 魔幻网
发现 不少学生心里有数
耀华中学高一年级组长李妍平老师说,为了帮助学生选课,老师除了要给学生打好学识基础,更得帮助学生走出课堂,开阔视野,多了解大学专业和职场生活。
在去年期末考试前,我们举办了关于选科的学生座谈会和家长研讨会。对于选科,学生们并不是想象中那么茫然,学生们不但提出了“选什么”“为什么选这几个科目”的想法,还提出了对选课走班的设想、疑问和建议。通过期末考试后的二次选课调查,学生们还把自己的个人兴趣、对未来报考专业的设想和未来职业的理想等,都跟老师和家长进行了交流。此外,在寒假之前,学校还邀请了北大、清华、天大、南开等多所著名高校的名师做客耀华卓越讲坛,不但激励学生们勤奋向学,更是为学生们在专业选择上答疑解惑,开拓学生们的视野。
今年,高一学生还有一项特殊的寒假作业——思考自己的专业爱好,写出自己的生涯规划,希望学生通过卓越讲坛上大师们的启发,能在假期里跟家人好好沟通,找到自己的志向所在。
经验 以人为本 不同学段解决不同问题
新华中学教务主任赵焱老师表示,学生要确定哪几个学科作为高考的选考科目,一定是要经过充分体验才能确定的。作为学校、老师和家长,不能催促而让学生匆忙下决定,更不能一味倾向在分数最高的三科。新一轮的高考综合改革,最终是以专业优先填报志愿,因此学生选择报考科目时,除了考虑分数因素,还要尊重自己的爱好和志向。
新华中学面向高中三个年级开设了每周一课时的发展指导课,已经坚持了多年。专职的心理指导教师帮助学生学会自我认知,了解自己的特长爱好,自主规划未来发展。老师会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来了解、熟悉高校的专业,探索分享自己对职业的认识。学校还会以学科为单位,为学生讲解与本学科密切联系的相关专业及其未来的发展。连续三年的职业发展课程,都是以学生为本,根据不同学段学生遇到的不同问题,加以细化解决,最终会让学生了解自己需要的是什么,自己做出决定。
建议 专业优先 尝试到高校去体验
天津工业大学心理健康中心教师、全球职业规划师黄小清认为,学生都想选到最佳组合的三个学科作为参加高考的科目,但确定最佳的前提是要知道自己未来想走什么样的路。那么不妨先对自己做一个兴趣测评,在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后,去寻找适合自己的大学专业。大学的专业是根据社会职业的要求设置的,目前阶段不会根据高考改革的变化做出太大的调整。因此,有条件的学校不妨组织学生到大学体验一下,感受大学上专业课的氛围以及日常的生活节奏,都有利于学生通过对不同高校氛围和专业课的感受,来确定自己的报考学校和专业方向。比如工科学校学风严谨稳重,工科类的专业往往以物理学科为主导等,需要学生有清楚的认知。不管报考哪个专业方向,在选择科目时,都首先要明确一到两个核心科目;即便明确了专业方向,也要进一步明确学校地域,不同地域和学风氛围的学校,也会对学生今后的学习产生重要影响,这些都是要予以充分考虑的。
魔幻网(http://www.gongzufudinzuc.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熟悉天津高考报志愿流程的帮帮忙的相关内容。
应届毕业生参加完高考然后都能报志愿啊。包括提前批、一本、二本、三本。当然你不用都填满。这个肯定是按顺序收的。但是一个批次里的平行志愿就不一定了。得看你的分是不是特高。2022新高考的3+3模式下最佳组合(热门推荐)目前实施新高考的省份中有六个省实行3+3的选考形式,那3+3模式的最佳组合是什么?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关于2022新高考的3+3模式下最佳组合(热门推荐),欢迎大家来阅读。新高考的3+3模式下最佳组合学霸组合物理+化学+历史组合是可报专业比例最大的组合。但是这个专业难度比较大,一般不建议选择,因为选择这一组合的学霸特别的
2022新高考的3+3模式下最佳组合(热门推荐)目前实施新高考的省份中有六个省实行3+3的选考形式,那3+3模式的最佳组合是什么?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关于2022新高考的3+3模式下最佳组合(热门推荐),欢迎大家来阅读。新高考的3+3模式下最佳组合学霸组合物理+化学+历史组合是可报专业比例最大的组合。但是这个专业难度比较大,一般不建议选择,因为选择这一组合的学霸特别的
新高考赋分哪科占优势其他信息:新高考物理+化学+地理选科赋分有优势:这种选择,物理化学地理整体都偏于计算,对于喜欢计算的同学而言,这个选择是非常好的。很好地规避了,需要记忆性的一些学科。只要做题训练的好,这三科拿高分还是没有问题的。就业面也不会太窄,所以这将成为喜欢计算的同学,最佳的选择。新高考怎么选科赋分最有优势物理+化学+生物选科赋分有优势:对于就业面而言,选了物理,那么你的就
新高考3个选考科目怎么选?1、学霸组合模式:物理+化学+生物(地理、政治)物理、化学、生物组合方式是传统的理科组合方式,也是高考所能够填报专业最多的组合方式。按照现在新高考的政策来看,选择物化生组合几乎可以达到99.99%的专业都可以选择。因此如果考虑到大学以后志愿填报专业的选择,如果你是学霸的话,那么选择物化生毫无疑问是最有前景的组合。但是一旦选择此类组合方式,可能也是难度最大的组合,
高考6选3分数线如何划分山东省自2017年秋季高中入学新生开始,考生夏季高考考试成绩由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和考生选考的3科(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个科目中选择)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成绩组成。不分文理科,外语科目提供2次考试机会。考生自选的三个科目每个科目应该是100分,高考总分为750分。如何赋分新高考选考科目?新高考3+1+2模式,选考科目中,思想政治
什么专业最适合高考毕业生选择?对于高考毕业生而言,推荐报考的专业主要应该基于以下三个方面的考虑:1.个人兴趣和爱好;2.就业前景和潜力;3.当前社会和经济发展趋势。基于以上几个考虑因素,以下是我给出的一些推荐专业: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是一个非常热门的专业,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需求量持续增加。在音视频、游戏、互联网等新兴领域,都需要计算机专业人才,就业前
新高考模式3+1+2最佳组合选什么科目好新高考3+1+2模式,选择的科目组合中比较好的选项有:物化政、物化生、物化地、物生地、物生政、物政地、史化生等。下面是对这几个选择的简要介绍,大家可以参考一下。新高考模式3+1+2最佳组合顶尖学霸组合:物化政、物化生、物化地物化生、物化地和物化政的可选专业占比均为95%以上。如果学生成绩很好,是妥妥的学霸,那么我非常建议在高一分科时
2018高考选考科目要求,怎么选合理?2017年北京、天津、山东、海南自秋季新高一开始实施新高考政策,因各省市具体政策还没有出台,所以本文整理了相关学校专业要求科目的信息,希望给各位家长和同学提供借鉴,尽快选择科目。物理才是名校实实在在的敲门砖不过从今年10月的选考数据看,物理还没有引起考生的足够重视。杭州市的数据显示,7门选考科目中,选考最多的是化学,6018人,其余依次是地
2024-04-13 11:11:08
2024-04-10 23:42:18
2023-11-03 17:20:23
2024-05-21 20:35:50
2023-11-11 15:39:32
2024-06-06 21:4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