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资讯 > 正文

高考填报志愿为什么要拉开梯度

2024-07-13 17:37:16 | 魔幻网

小编今天整理了一些高考填报志愿为什么要拉开梯度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本文目录一览:

高考填报志愿为什么要拉开梯度

高考填报志愿为什么要拉开梯度

关于志愿,希望以下几点可以帮到您:
一、考生志愿,指考生所选报的院校和专业,是考生的志向、愿望、爱好、个性和能力等因素的综合反映。填报志愿实际上也是考生与院校之间的一种“双向选择”:一方面考生通过填报志愿,表达自己的愿望即向往何种院校、喜欢什么专业等;另一方面,各普通高校又以考生填报的志愿为其录取的基本依据,从众多的报考者中择优选拔合格的新生。合理填报志愿对于考生来说意义十分重大。
二、录取批次关系
由于招生学校在客观上存在差异,根据国家教育部的有关文件精神,实行分批录取的方法,分为提前录取、第一批录取、第二批录取、艺术类高职、专科录取。
(1)提前录取的院校,指军事院校、公安部所属院校和少量国家教育部特批的院校、艺术院校及招收艺术专业的院校、体育院校及招收体育专业的院校。
(2)第一批录取的院校,指全国的重点本科院校、进入“211”工程的院校和经批准的少量一般本科院校。
(3)第二批录取的院校,一般本科院校。
(4)艺术类高职录取院校
(5)专科录取的院校,指全国(含北京市)的专科类院校和招收专科学生的本科院校。
在录取中,以上每批录取院校之间按批次顺序录取,互不影响,只有上一批结束后,才能开始进行下一批录取。
三、在录取工作中,会出现一些院校或专业不能满足招生计划,还有一些线上考生因填报志愿不合理而未被录取的情况。对此,在各批次录取结束时,如高等学校计划未完成,高校一般会有如下做法:

对已经达到该批次最低控制分数线且有该校第一志愿的考生降分补录;
对已经达到该批次最低控制分数线且有该校第二志愿的考生降分补录;
如仍未完成招生计划将通过教育考试院网站公开剩余计划征集志愿,电话或者网上填报;
如生源仍不足的高校将有可能进一步降分录取。

高考填报志愿为什么要拉开梯度

填报志愿时如何拉开梯度

高考志愿冲稳保之间分差在2-5分左右,冲的一般高出10分,稳的在自己分数加减5分,保的低于自己10分。

如果从分数的角度来看,一般采用平均分差法,冲的2-3个一般高出10分以上;稳得在自己分数加减5分;保的低于自己10分;垫的低于自己30分内。

冲稳保垫四个阶段志愿要有一个合理的梯度,经过几年的总结,很多人认为每一个志愿之间30分的梯度比较合理。现在主流报考平行志愿的技巧是冲、稳、保、垫。“冲”的意思是,把自己最理想的高校放在第一位,万一这所高校录取分数线有所下降,不至于被其它高校所录取。

高考志愿拉开梯度的原则:

高考志愿 ”梯度” ,是指在填报志愿时的录取分数差距。假如某个考生所填报的几个学校分数相近,甚至越往后面录取分数越高,那么,一旦第一个学校没有录取,后面的志愿同样由于分数的原因也没有可能被录取。

换句话说,除了第一个志愿以外,其余的都是无效志愿,报了也白报. 只有拉开梯度,越往后分数越低,第一个高分志愿没录取,第二个稍低分的志愿才有机会与其他考生竞争。如果不行,还有更低的第三、第四个。这样,才能起到充分发挥志愿的作用。 魔幻网

专业老师在线权威答疑 zy.offercoming.com

高考填报志愿为什么要拉开梯度

如何通过拉开梯度提高高考志愿的录取率?

魔幻网(http://www.gongzufudinzuc.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如何通过拉开梯度提高高考志愿的录取率?的相关内容。

面对2022高考志愿填报,想要提高录取率,关键步骤如下: 首先,明确志愿填报规则 。不同批次的改革可能影响你的选择,了解清楚你有多少个填报机会,是合并还是独立批次,这对你的策略至关重要。务必掌握每个志愿的填报时间,确保在规定的时间内做出明智抉择。


其次,院校选择要讲究梯度 。在平行志愿的填报中,院校的排序至关重要。从高到低排列你的首选学校,考虑到录取分数的差异,同时,地域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确保你的志愿分布既反映了你的兴趣,又兼顾了实际可能性。


专业选择同样要拉开梯度 。把你的热情专业放在最前面,对其他可能接受但并非最爱的专业稍作牺牲,但要注意某些专业可能有特殊要求或限制,避免盲目报考。在选择时,务必细致研究专业详情,以确保你的选择符合自身条件和职业规划。


总的来说 ,合理的志愿规划和梯度设置是提高录取率的关键。记住,每个决定都影响你的未来,所以请慎重对待。祝你高考志愿填报顺利,实现理想院校和专业的梦想。

以上就是魔幻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内容了,想要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魔幻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魔幻网:www.gongzufudinzuc.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标签: 填报志愿
与“高考填报志愿为什么要拉开梯度”相关推荐
填报志愿时如何拉开梯度
填报志愿时如何拉开梯度

填报志愿时如何拉开梯度高考志愿冲稳保之间分差在2-5分左右,冲的一般高出10分,稳的在自己分数加减5分,保的低于自己10分。如果从分数的角度来看,一般采用平均分差法,冲的2-3个一般高出10分以上;稳得在自己分数加减5分;保的低于自己10分;垫的低于自己30分内。冲稳保垫四个阶段志愿要有一个合理的梯度,经过几年的总结,很多人认为每一个志愿之间30分的梯度比较合理。现在主流报

2024-07-07 06:48:32
山东二本志愿填报怎么拉开梯度???
山东二本志愿填报怎么拉开梯度???

山东二本志愿填报怎么拉开梯度???一本志愿的第一志愿,一定要报自己差不多能考进去的最向往的学校,因为很多一本学校是不收第二志愿的学生的。第二志愿可以按你喜欢的专业的学校实力排一个顺序,如果你不是非一本学校不去的话,建议一本的学校不要调剂,一般的一本学校调剂会被调剂到比较偏的地区。可以报一个非常好的二本学校,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梯度跟第一志愿一样就好,二本学校可以服从调剂,山东省的大部分二本调

2024-06-29 14:19:32
平行志愿填报如何拉开梯度 平行志愿合适梯度是多少
平行志愿填报如何拉开梯度 平行志愿合适梯度是多少

平行志愿填报如何拉开梯度平行志愿合适梯度是多少手把手教你平行志愿填报如何拉开梯度近日,厦门市招办开始在全市范围内各中学,通过视频指导考生和家长填报志愿的相关知识和技巧。总体而言,厦门考生填报志愿的第一要点,就是在平行志愿中,无论是每个批次填报的院校还是每所院校填报的专业之间,都要注意拉开梯度,才能增加录取几率,同时,服从调剂也可以降低被退档的风险。如果考生更加注重专业,则要适当降

2024-06-26 16:06:10
平行志愿有什么坏处 怎么拉开梯度
平行志愿有什么坏处 怎么拉开梯度

平行志愿有什么坏处怎么拉开梯度平行志愿投档原则是分数优先,遵循志愿。因此实行平行志愿的坏处就是冲一冲的院校录取的几率很小,也就是如果你高出自己的成绩20分或者更高报考,那么很有可能第一志愿不被录取,所以还是要根据高考分数据实填报志愿,捡漏的希望不大。录取分数相近的院校不宜作为平行志愿,必须要有梯度(至少有3分之差);本人分数仅达到冲高院校上年录取最低分数时不宜填报;冲高院校半数专业不适合本

2024-06-28 10:22:26
志愿填报该如何用位次拉开梯度?梯度间隔多少分合适?
志愿填报该如何用位次拉开梯度?梯度间隔多少分合适?

志愿填报该如何用位次拉开梯度?梯度间隔多少分合适?在高考结束以后,很多考生和家长都非常的重视志愿填报,志愿填报对考生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事情,如果志愿填报好的话,可以让自己以更低的分数上到更好的院校。当然有些考生在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出现了错误,也会导致自己白白浪费了几十分。所以说,考生在填报志愿的时候一定要有梯度,并且同一所学校选择的各个专业也是要有一定梯度的。我们大家都知道,考

2024-04-17 22:05:25
什么是梯度志愿填报
什么是梯度志愿填报

河南平行志愿的录取规则会录取小明根据河南招生办公布的政策,今年河南高考生本科一批最多可填报9个学校,其中第一志愿从一个改到四个平行志愿,也就是说可以报考四个大学。而二批仍实行往年二志愿平行的办法。即一志愿报考一个高校,二志愿可平行报考四个高校。你可以这样理解:河南平行志愿能填4个你填一个一本第一个志愿之后后面还能添4个一本学校二本后第一志愿后能填4个二本学校就是你的一本第一个想去

2024-06-26 17:09:58
高考志愿梯度如何安排 高考志愿填报如何进行梯度填报
高考志愿梯度如何安排 高考志愿填报如何进行梯度填报

高考志愿梯度如何安排高考志愿填报如何进行梯度填报一、高考志愿填报如何进行梯度填报院校梯度:按录取分差从高到低平行志愿检索到某一位次考生的时候,按照考生填报院校的自然顺序依次进行检索。如果达到A院校的调档线,则投入,该考生的投档结束;如果达不到A院校,则检索其B院校,依次进行。一般而言,考生所选的院校均是有较强意愿就读的,则按录取分差的高低来排序。如果考生将录取分数低的院校

2024-06-29 04:20:30
填报志愿梯度以多少分好 填报志愿梯度怎么设置
填报志愿梯度以多少分好 填报志愿梯度怎么设置

填报志愿梯度以多少分好填报志愿梯度怎么设置在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大家要注意志愿之间要有梯度,一般情况下,冲可设置为高出自身成绩10分左右的院校;稳可设置为跟自己成绩持平或低于五分的院校;保可设置为低于自己成绩15-30分的院校。填报志愿梯度以多少分好冲:可设置为高出自身成绩10分左右的院校。对于冲一冲的院校,可以选择学校的冷门专业或者学校起伏较大的专业,冷门专业的录取分数一

2024-07-10 21:41:02